浅析陕西休闲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4/07/24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4411
休闲农业,是指以农村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及环境,结合农、林、牧、渔的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新型农业形态。是农业和旅游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选择,新亮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现代农业的持续推进,逐步富裕起来的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回归自然,领略田园风光,到乡村体验自然情趣的休闲观光农业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现就目前我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对策做以浅要分析。
1、 陕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陕西休闲农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最初形式为“农家乐”,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农业景观,民情风俗,民俗文化,农家休闲,田园风光,农耕文明,农业生态文化为主体的休闲农业。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将休闲农业发展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本路径,并出台了《陕西省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休闲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到2014年,全省已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4个,示范点12个。全国五星级休闲农庄2个,中国最具魅力的休闲乡村3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个,中国美丽田园5个。省级休闲示范县(区)4个,示范点34个,省级休闲农家明星村29个,休闲农业示范园350个,休闲农庄320个,休闲农家专业村250个,休闲经营户1.2万户。陕西休闲农业已成为年接待游客560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40亿元的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以西安周边为核心,以关中平原为主带,以陕南和陕北为两大辐射区的休闲农业发展格局。
2、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陕西发展休闲农业具有非常优越的条件。一是陕西承东启西,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交通便利快捷,通讯发达,区位优势明显;二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众多的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为休闲农业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三是南北气候多样,地形复杂多变,生物多样性明显,非常适合发展多样性的观光农业;四是资源丰富,物产种类齐全繁多,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五是农业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六是政策优势和政府支持力度的明显加强,为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这些优势条件为陕西休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凸现,成为制约我省休闲农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表现最为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目前我省大多数休闲农业基本为自发的自言状态和盲目无序发展阶段,农业资源既缺乏有效的开发利用,更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定位不准确,功能不配套。还不能将对规划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导致产业发展战略不明晰,发展目标不明确,还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
2.2、起步晚、规模小、效益低、区域发展不平衡。休闲观光农业在三秦大地遍地开花,然而观光农业发展十几年来,我省非常成功的典型案例不少,但惨淡经营的也不在少数。主要原因是发展区域选择上存在不足。依据英国、法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在半径30公里以内才可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根据我国旅游消费特点,在以大中城市为中心100公里以内和一小时车程是最理想的产业半径。我省的休闲农业起步晚,观光园规模普遍较小,成规模的较少,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之项目和产品单一,差异化不大,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除游览、垂钓、采摘外,缺乏必要的休闲、娱乐、餐饮等的配套服务,游客停留时间以半天为主,园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了收入和效益。同时我省南北东西地域差异大,山区平原区域发展也不平衡。
2.3、缺乏主题,特色不突出、同质化严重。从全省休闲农业来看,主题不明显突出,功能定位不准,不能彰显特色,科技含量低,文化内涵和文化氛围少,体验性、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活动项目少。同质化的东西多,外延和内涵基本空白,从而失去了对游人的吸引力和回头客。
2.4、景观功能和质量差,缺少精品。我们很多园区在营造景区景点时没有充分和地域特色、自然相融合,不能体现人与自然地和谐统一。人工味浓,山、水、路、园林小品等呆板生硬,随意性大,杂乱无章,粗制滥造没有考虑到不同消费需求。缺少吸引人们眼球和愉悦游客身心的精品。
2.5、基础设施简陋,档次低。一些园区基本没有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等综合设施,吃、住、行、游、购、娱等设施简陋,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厕所和停车场都没有,导游标识不明显。处在一个吃没品位,住没特色,行不畅通,游没项目,娱无乐趣,购无特产的尴尬境界。不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2.6、从业人员素质低,服务不规范,环境卫生差。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园区从业人员缺少基本的专业技能培训,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和水平难以得到保障。经营服务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存在无证经营,诚信缺失,强拉硬拽,甚至宰客现象,秩序混乱。环境卫生差,蚊蝇乱飞,污水垃圾乱丢乱倒,厕所臭气冲天等,导致游客投诉和满意度不高。
2.6、季节性强,淡旺季明显。陕西位于中国的大西北地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南北气候差异大。农业的季节性明显,致使休闲农业也具有显著的季节性,这是休闲观光农业与人文景点最明显的区别。加之,各园区没有在淡季开发出相应的旅游产品和项目,例如独具特色的演出和活动,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7、宣传营销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有力的品牌。陕西休闲农业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和体制区域的限制,缺少有效的宣传营销手段,项目设计包装比较落后,还不能打造出像城都的五朵金花、广州的百万葵园那样省内外叫得响的知名品牌。
3、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从我省休闲农业产业持续、健康、规范发展角度来分析,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3.1、科学调研论证,制订合理的目标和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陕西休闲农业总体讲,南北差异大,山区好于平原城市近郊好于远郊。生态园还处于自发形成,传统自然阶段,对资源既缺少合理的开发利用,又缺少科学的规划和指导。急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稳步推进,而不是急于求成,杀鸡取卵。要应地制宜,发挥优势,确定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准确定位。
3.2、精心组织实施,打造精品园区。依据德国、法国等国际的实践经验,观光产业的主要形式和类型很多,而其中规模较大,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主要有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公园、休闲农场、森林旅游和农村留学等。因此,观光农业规划要遵循区域性、科学性、基础性及市场特定原则。组织设计实施要突出观光产业的区域特色游客的特定性,景区合理性的科学内容。
3.3、发挥优势,挖掘文化历史内涵,充实农业观光内容。陕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气候生物多样性明显,地形复杂,物产丰富。这些都是促进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可以说历史文化是休闲农业的灵魂和生命,要大力挖掘文化内涵。利用历史典故、民间传说、诗歌辞赋、民情习俗等来不断丰富其内涵,使休闲农业展现出勃勃生机。
3.4、落实扶持政策,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是前提,人才是关键,政策是保障。休闲农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建议各地应依据当地实际,尽早出台有关支持和鼓励发展休闲农业的政策性文件,明确相关优惠政策。根据全省规划,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正确引导,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把休闲农业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进一步优化服务,切实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5、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加快产业发展。要充分认识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和安排专项资金,对规模较大、吸引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园区和企业进行扶持和奖励。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鼓励和引导返乡人员发展休闲产业,促进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3.6、规范管理,吸引人才,提升服务。各地区要尽快理顺休闲农业的管理体制,出台管理办法,制定行业标准和准入资格,规范星级服务行为。同时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作,加大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7、加大宣传,打造休闲农业知名品牌。要大力宣传休闲农业的重要意义、重大作用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提高休闲农业的知名度。重视产品形象设计和包装,努力打造品牌,培育客源市场,从而促进我省休闲农业将抗持续发展。
文平,男,1969年6月生,大学学历,陕西省苗木繁育中心,副主任,陕西省眉县槐芽镇,722305,09175622050,13319177502,smzxw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