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风险与机遇——2016全国花卉产销形势分析会上的行业声音
发布时间:2017/06/16    来源:中国花卉园艺    作者:    点击次数:2884

    在全国花卉产销形势分析会的讨论环节,包括主持人在内的9位业内专家、企业家围绕2017年花卉产业的风险与机遇,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讨论环节由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勇平和广州花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虬主持。参与讨论的其他嘉宾有天津大顺国际花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铁顺、广东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桂昌、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总经理张力、福建春舞枝集团董事长肖裕长、四川仲华九龙桂种业公司总经理朱廷朴、中央电视台专题部编导程崇良和中国林科院林业所花卉研究室研究员王雁。


    郑勇平:目前,花卉从业者对行业发展前景有的乐观、有的悲观,可谓喜忧参半。因此,本次讨论会我们将主题定为2017年花卉产业的风险和机遇。台上嘉宾来自鲜切花、盆花、盆景、苗木等不同领域,请你们根据各自经验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李虬:此次讨论,不是要得出结论,而是希望每位行业精英将各自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呈现给大家,通过你们的思考和分析,使大家对行业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请各位针对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探讨。比如,是不是所有优质产品都不愁销,如何理解这一问题?


    如今的市场,是像以往一样,价格在波峰、波谷之间变化,还是由于个人消费已经启动,花卉产量及价格进入了新的增长平台?今年有两个参考指标:一是情人节玫瑰,产量涨了一倍但价格非但没有下跌还在上涨。二是小盆栽价格也比往年好很多,还来不及涨价就销售一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杨铁顺:我认为盆栽花卉行业今年最大的挑战是质量较差的花卉产品相对较多,优质产品供应量不足,满足不了当前市场的需求。随着家庭消费市场的拓展,花卉企业利用花展促销、微信宣传等多种形式引导消费,普通家庭对花卉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是行业的机遇。下一步是解决优质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这需要从人才、设施、品种等方面着手,通过引进专业人才、改善生产设施、增加优质品种,提高花卉产品的品质。


    经过这几年的行业转型,花卉消费已从集团消费紧盯大单转向家庭消费注重品质。媒体的宣传让更多普通消费者认识花卉、喜爱花卉,希望用花卉装点生活。这几年多肉植物畅销,物流的打通是重要因素。大顺花卉去年开展了一次花卉旅游节,发现消费者的花卉购买欲很强。我认为,只要找对产品,打通销售渠道,盆花市场前景良好。今年情人节期间,除了切花玫瑰,盆栽迷你玫瑰也有一定的市场。90后年轻人对迷你玫瑰的购买需求旺盛,日常销售开始兴起。另外,花卉销售不一定盯着一线城市,现在三四线城市的花卉消费也在上升,盆花产品可以向这些新兴市场疏导,让更多的家庭买得上花、买得起花。


    吴桂昌:棕榈园林2014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当年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第一。现在因为公司战略转移已更名为棕榈股份,即“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在苗木业务上曾通过招投标、按订单生产供应香港迪士尼、上海迪士尼核心区苗木,并施工了星河湾小区等全国众多房地产园林项目精品工程。但高端园林市场不大,金字塔的顶部太窄。后来又遇到全国性苗木供应严重过剩,利润下降,棕榈股份不得已忍痛处理了苗木基地,今后将逐步退出苗木生产。棕榈在苗木方面的角色改为采购方,相关生产经营由合作创业团队如棕投等参股企业负责。由于全国苗木产能统计数据不完善,农林行业又缺少高附加值产业可供转型,苗木过剩与去产能化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过去,苗木产销由卖方主导。一方面,临时采购经常出现短缺,设计、施工单位想买的产品往往买不到。另一方面,少数品种大量种植,造成苗木积压严重,产销利润下降。今后苗木产业路在何方?全国苗木供应链如何重构?“卖方市场”应如何改变?我认为,欧美花卉苗木市场的形式可供参考,即由买卖双方决定,采取订单生产的模式。欧美苗木市场上可查询到的供应商的园林苗木有7万多种,其中30%~40%为专利保护品种,10%为原生种,其余50%以上是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园艺品种。在我国,今后仍然有大量的政府及民间苗木需求,尤其是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能适应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的苗木种类前景很好。同时,由于国内的气候环境多样,为中小型苗木企业提供了区域供应的条件,广大园林设计与施工企业也应提前两三年做好新品种的订货计划。


    以新品种、新技术重构苗木供应链是我们面临的机遇。目前,我国高校及科研院所拥有不少尚待开发的新优品种。这些品种的开发可参考棕榈股份的做法。去年我们将四季茶花的扩繁权授予棕科园艺,由后者组织生产及营销。而每年全国各地大量的花卉园艺会展也应导入市场机制,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品种、新技术展销订货会。新优品种与新技术的应用需要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支持,研究人员与师生应跟踪新品种、新技术的市场开发,使产学研合作真正落实到市场推广中。


    专利品种的应用同样需要政府的支持。国家林业局已联合农业部进行调研,以便加强新品种保护力度,减轻新品种注册的负担。林业等部门还应在全国各区域分别设立3~5个新品种测试中心,地方政府也应对新品种应用给予资金扶持,如上海市政府多年来每年都拨出几千万元用于补贴各城区新优园林植物的应用。


    今后,在苗木种植规模及品种布局上如何避免产能过剩,是每个企业都要仔细考虑的问题。目前,全国热炒的花海旅游、特色小镇及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企业应避免一窝蜂地同质化建设,以免造成几年后新的周期性供应过剩。我认为,能适应小气候的、在生态修复中能改善环境与景观的花卉苗木今后会有大量需求,特别适合中小型苗木企业发展。而各种木本盆花与小盆栽,也将在城乡绿化及家庭园艺市场中获得一定的市场,可组织花农适量生产。通过全国新品种拍卖平台获得专利品种扩繁资格,可有效遏止无序生产。这是苗木新品种经营的创新形式。


    张力:在电商的推动下,这几年鲜切花的生活用花、家庭用花、办公室用花市场快速发展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而且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和欧洲的渐进式发展不同,在整个花卉市场发育过程中,我们走的是一条快速发展的路。所以我认为现在花卉行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营养不良,整个供应链上有很多脱节的地方。现在鲜切花行业有大量资本在进入,一是2013年以后很多资本进入到市场端,如进入互联网、电商。二是从今年开始很多资本进入生产端。资本进入生产端虽然解决了生产的投资问题,但是还有很多门槛要关注,首先是技术门槛,其次是鲜切花95%的生产是由农户完成,一旦资本陷入农户千军万马的汪洋大海里,阶段性的风险就会非常大。这就是2017年鲜切花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几年鲜切花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普通品种、品质一般的花卉产品相比,新品种、高品质的产品完全不愁卖,并且价差越来越大。今年情人节,KIFA玫瑰新品种一支最高卖到25元,A级花每支平均售价7~8元,价格超过国外的进口花。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市场真正琢磨透,这才是最重要的。从长远来说,整个鲜切花市场、盆栽市场和苗木市场肯定是积极向上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阶段性风险的影响。因为和苗木市场、盆栽市场不一样,这两个市场已经经过了大规模的膨胀期,但鲜切花市场还没有经历过,因此我担心的鲜切花市场阶段性的影响是会有的。


    我之所以有这个担忧,其实是来自于数据。从这么多年的交易数据来看,实际上最危险的是每年的4~8月这段时间,这段时间以外都是销售高峰期。在4~8月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整个供应量达到某一个水平,价格一定向下,并且同比环比都下滑得很厉害。这就说明终端消费市场有问题,家庭消费并没有完全起来。欧洲用了100年的时间培育出整个花卉消费市场,达到了人均年花卉消费100多欧元的水平。我们指望用三五年的时间达到这一水平是不可能的。所以仅看情人节、三八节、5.20(意为“我爱你”)等几个节日的花卉消费,并不足以代表全年365天的消费数据。从生产端来看,如果还有更多的资本进入则更是担忧,因为这不仅仅是资本的问题,还有生产技术、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等问题。欧洲的玫瑰产业发展到现在,之所以荷兰玫瑰生产企业越来越少,是因为它的整个生产技术以及产能已经达到顶峰,生产中稍微有一个管理环节有问题就会出现亏损,它就只能靠每平方米300~400支的产量来赢利。我们达到这一阶段可能还有10年时间。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阶段性风险和波动是存在的,也是非常令人担心的。但从整个趋势来说,整个行业的发展总体向好,这一点不容置疑。


    肖裕长:由于产品和物流问题的解决,花卉电商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目前,花卉电商面临的最大瓶颈是品牌。全国实体花店有10万家左右,但在全国范围内知名的品牌没有几个。品牌的塑造对于打开家庭消费市场非常重要。做花卉电商一定要量力而行,电商的竞争一定是人才和产品的竞争,二者缺一不可。以淘宝为例,约有1万多家花店,但能生存下来的大概只有排名前200位的花店,经营状况良好的大约只有排名前10位的花店。


    目前进入花卉行业可以利用的资本太少,上市公司也很少。其他行业往往是先有资本再做产业,而花卉行业则是先有产业再找资本,并不具有优势。由于市场信息并不透明,造成盲目跟风、产能过剩。各级协会应多做统计分析方面的工作,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要让农户和企业知道产量的上限、下限,合理安排生产。另外,由于目前国内的园林绿化项目主要集中在各大中城市,小城市、县、乡镇的园林绿化还没有真正启动,一旦开始启动,对于去产能是非常有利的。


    优质产品不愁销,而且优质产品的价格永远不会封顶。以情人节为例,玫瑰价格甚至在一天内涨了6次。高品质的玫瑰一支卖到25元不成问题。我们进口的厄瓜多尔玫瑰销售一空。目前,云南鲜切花生产户都在寻找好品种,生产基地会自动淘汰差的品种。花卉市场需求很大,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能找到市场需求所在。


    朱廷朴:花卉行业面对的是大众消费,绿化观赏苗木更多的是面向城市建设。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设美国中国,注重生态、绿色、环保的理念,以及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求中提到的经济、实用、各具特色等原则,四川省政府和成都市政府提出了“增花添彩”和“花重锦官城”的概念。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通过5~10年的打造,把四川建成一个美丽的“花盆”,要建造“20里路香不断”的梅花大道,以及在老城区建成几十里的芙蓉大道,等等。由此可以推断,一些苗木品种前景非常乐观,如梅花、红花紫薇、晚樱花、贴梗海棠、木芙蓉等。这些品种在未来5~10年内都是有销路的,而且不仅局限在四川地区,在周边地区适合生长的地方都会有市场。


    以往,苗木产业常常跟风种植,企业和苗农既不了解顶层设计,也不了解地方政府的规划和经济状况,以致一些苗木出现产能过剩。以四川的桂花为例,尽管观赏性很好,品质优良,但由于生产面积达到20万亩,体量过大,导致严重滞销,现在的价格只有高峰时期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苗木生产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四川桂花的分枝点大多只有1.4~1.6米,规格过于单一。如果要作为行道树应用,分枝点需要达到2.2米以上。面对这种情况,生产者需要“勇士断腕”的勇气,下决心整改基地,对于现有苗木则要保持园林工程需要的商品标准。企业和农户要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中长期规划来分析如何去库存,如何制订生产规划,避免一哄而上、盲目种植。


    程崇良:我因为一部纪录片的拍摄进入花卉领域。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走访过不少花卉企业、花农。站在媒体人和消费者的角度,我对花卉产业有以下几点感受。首先是消费者需要什么。有句话是“盆可以没有花,而花不能没有盆。”逛花卉市场可以看到,大部分的花盆是陶瓷的,印着梅兰竹菊、平安福寿的图案。这已经不太符合80后、90后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花卉消费是精神层面对美的消费,花卉销售应该考虑更多元、更具艺术感的产品设计。其次是引导消费者认识花卉。面对丰富的花卉产品,多数普通花卉产品消费者都不能准确叫出花卉名称,不了解这些花卉,更谈不上持续购买了。因此,对花卉产品、花卉文化的普及是行业应该努力的方向。一些有条件的花卉基地、花圃可以向市民开放,举办活动请消费者进来,教他们认识、了解花卉,吸引持续性消费。最后是行业应加强与媒体的互动。企业可以利用官方媒体、自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花卉。春节期间,李克强总理夜访昆明花市,让行业颇为振奋,也让不少大众媒体开始关注花卉。如果让媒体关注花卉成为日常行为,相信会更好地带动花卉消费。


    王雁:科研单位主要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应加强科研成果向产业的转化。花卉新品种选育是最重要的科研任务之一,科研单位都在做这一项工作,但每年选育的新品种极少能成为商业品种、走向市场。商业品种要求养护成本低、品相好。我们的品种选育与这一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培育商品化品种成为一个挑战。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深化,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搭建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平台,利于筛选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从而进行商业推广。像我的课题组主要研究牡丹、芍药和兰花,就积累了不少自育和国外引进的品种。其实,科研单位有很多符合生产实践的科研项目和专利技术。如果科研单位能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将这些成果与企业需求结合,都能直接用于实际生产。


    如今人们对人居环境、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热衷于花卉及衍生产品。我认为,观赏苗木行业的产品过剩现象,本质是劣质产品过剩。园林设计师找不到优质产品,或是因为不了解新品种,没有将其应用到实际设计中。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求科研单位加强对苗木生产的科技指导,从插穗选择、定干高度、分枝方向等定好标准,提高苗木质量。另一方面苗木企业要请设计师参与,走进苗圃,实地了解新品种的特性、应用方式和景观效果。


    郑勇平:这两年,花卉苗木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主要是围绕供给侧改革。鲜切花、盆花、苗木行业都遇到市场走势较好、但产品供应跟不上需求的问题。森禾既做苗木生产,也做工程,在采购时仍会遇到买不到所需苗木的情况。


    目前,国家层面的建设项目为苗木行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土壤、水质、空气改造工程离不开绿化苗木。其中,福建省、江西省和贵州省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对绿化苗木的需求量增大,为行业带来活力。二是农旅一体化建设。在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建设过程中,花卉苗木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农旅一体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全国各省(区、市)都有不少试点项目,为苗木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市场需求。三是特色小镇建设。国家政策发布助推特色小镇建设,全国各地掀起特色小镇热,各地的试点项目将为苗木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容量。还有产业精准扶贫、千企千镇工程都将为苗木行业发展提供机遇。


    面对机遇,产业更要做好转型升级。苗木行业存在商品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组织化程度低、行业集中度低的问题。苗木不仅是做技术,还需融合科技、艺术、文化和金融,共同拓展行业外延,开发精品化、艺术化、商品化的苗木产品。同时,引进复合型人才、提高科技含量,开发苗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应用形式。最后,发挥协会作用,抱团发展,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发展大型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以吸引大型资本进入行业。

 

编辑:陕西省花卉协会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习武园27号        联系电话:029-87344246        邮箱地址:shanxihuaxie@126.com        技术支持:西安花卉网
备案号:陕ICP备14005355号-1 工信部:www.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