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产区优势明显 消费热点增多
发布时间:2017/08/01 来源:中国花卉园艺 作者:陆继亮 点击次数:2952
经过市场波动、气候变化、其他产区面积陡增等多方面的考验,凭借优越的气候条件、有力的政策支撑、成熟的种植管理技术和逐渐增加的市场消费,云南百合恢复性增长,产区优势逐渐明显,会泽冷凉百合、元江反季百合等品牌地位逐渐得到市场认可。
▲新品种试种
规模稳步增长,新区优势凸显
过去17年来,云南百合生产规模逐年增加,种植面积由2004年的1.48万亩增至2016年的3.51万亩,产量从2004年的1.48亿支增长至2016年的6.4亿支(见图1)。其中,2012年云南百合种植规模达到历史最高,之后产量逐渐下降,经过3年的调整,云南百合种植规模恢复性增长,2016年面积和产量较上年分别增长27%和36%。
▲2004~2016 年云南百合种植面积、产量、均价
如今,云南百合种植已逐渐从滇中向传统种植区昆明和玉溪周边县市区扩展,生产布局日趋合理。按上市时间,云南百合分为夏秋百合和冬季百合,前者供货量占全省总供货量的60%以上。冬季百合分散,上市时间为10月至翌年3月,上市量均衡,品质较好。夏秋百合集中分布在昆明市的嵩明县、寻甸县和曲靖的会泽县。其中昆明东北地区百合从2003年左右开始规模种植,属于夏季百合主产区,上市时间集中在4~7月。位于曲靖西北角的会泽县的百合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全县种植面积1.3万亩以上,集中在待补镇野马村,主要有‘西伯利亚’、‘索邦’、‘伯尼尼’等9个品种,7~8月上花,稍晚于寻甸和嵩明。会泽百合产区海拔在2600米以上,全年气温平均11.3℃,百合切花病虫害少,枝条粗壮,花色靓丽,花色好,花期长,在业界已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被誉为“百合之王”,广受市场青睐。此外,云南省元江等热区冬季百合逐渐兴起,发展稳定,上花时间集中在12月至翌年3月。云南冬季百合集中在玉溪市元江县甘庄坝一带。德宏州芒市地区近两年也开始小规模种植百合。去年10月,朱德伟在芒市试种冬季百合获得成功,于今年3月成立了德宏州芒市成成亚花卉种植合作社,带领芒市弄坎村发展冬季百合,为农村增添了新的经济来源。
百合已成为云南冷凉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以会泽为例,百合种球移栽后95~120天即可采收,一年可采摘鲜花1次,每亩可种植百合1.2万粒,按2016年的百合均价3.57元/支计算,亩产值4.3万元,除去3万元的成本,第一年可实现纯收入1.2万元,第二年纯收入保持在1.8万元左右,是种植土豆收入的22.5倍,种植小春作物荞麦收入的50倍。农户是云南百合的生产主体,能人带动效应较为突出。呈贡等花卉老区的花农每到一个地区,除了自己租地种花外,还通过技术指导、种球引进、提供物流和信息服务等形式,辐射带动当地农民种植百合等花卉,影响着当地农业种植结构。
行情稳中有变,消费热点增多2005年至2012年间,云南百合行情直线上涨,每支均价从1.74元涨至5.99元,2012年均价达到顶点,之后缓慢下降,2016年均价3.57元,较上年下降20.84%(见图1)。2016年百合行情波动起伏较大(见图2),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均价区间振幅拉宽,为2~8元。在全年销售旺季的2月,百合均价区间为3~5元,其中2月4日的峰值为全年最高,达8元。7~8月为全年淡季,均价区间为2~3元。进入2017年,百合行情走稳,价格区间振幅变窄,上半年价格区间为2~5元。2月均价比去年高14.57%,2月均价区间为4~5元,峰值为5元。3月和4月行情下滑,但5月行情反转,均价超过去年。
▲2016 年云南百合日均价(元/支)走势图
近两年的百合行情,总体上遵循历史规律,但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首先,行情变化有一个共同点,百合与其他鲜切花一样,第一季度因气温偏低,植株生长慢,病虫害少,品质好,消费量增加,是全年销售最旺季,尤其是2月情人节期间,更是旺季中的黄金期。从5月开始,一直到8月,百合进入全年淡季,尤其是7~8月,夏季气温高,病虫害多,植株生长快,占有面积优势的夏秋季百合,大量集中上市,而消费未同步上涨,行情规律性走低。2017年,百合行情打破历史规律,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均价整体上涨,行情走势平稳。2017年以来,大部分种植者采用大规格进口球,进口球数量明显增加,同时种植水平明显改善,百合整体品质提升,行情受成本和品质的控制,呈稳中有升的态势。二是5月出现超常规反弹行情。5月初,受母亲节康乃馨行情的刺激,百合行情保持稳定走势,但进入下旬,众商家利用“5·20”这个特别的日子,在电商平台、实体店以及大型商场和超市场所,举办多种多样、覆盖面广、规模庞大的商业活动,以爱情为主题的相关产品,消费量大幅增加,百合作为表达情感最常见的鲜花品种之一,行情也水涨船高。5月最高均价5元,达到了往年10月的水平。
消费潜力大,后势发展喜人
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云南千方百计寻找立足点,依据各自产区特点,一方面加大优质种球进口量,引进新优品种,另一方面调整控制好上花时间,寻找上市“空档期”,避开上市高峰,紧抓春节百合上市前的3~4月,冬季百合上市前、秋季百合尾声的9~10月,努力实现全年稳定批量供货,维持稳定行情。此外,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气候优势,利用好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上海等国内市场部分购买商表示说,云南会泽夏秋季百合,枝干硬朗,颜色好,货架期长。如果品质进一步提升,自己更愿意选择从云南进货。
▲切花百合生产基地一角
从国内市场来看,电商快速成长,新兴运作模式加快推进,培养起了一大批新的消费群体,有利于稳定市场的个人和家庭用花数量增加,国内市场消费空间逐渐打开,发展潜力巨大。从国际市场看,缅甸、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全民花卉消费已成习惯。“生活条件再差,人们也要购买鲜花,或自己消费,或佛前供花用。”这是贸易商对东南亚国家消费市场的判断。“在缅甸仰光,仅一个花卉市场,每天要从中国购买约50万支玫瑰、百合等鲜花。每天的早市上,人们购买鲜花就像买菜,很多时候鲜花甚至成为被抢购的紧缺产品。”有的贸易商介绍说。近两年来,出口至东南亚市场的鲜切花成倍增长,2016年到上述三个国家的鲜花出口额达178.62万美元,其中出口缅甸的鲜花较上年增长1723.41%。
据昆明滇王花卉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建波介绍说:“缅甸鲜花需求量大,6月20日前后单支售价5~6元,是云南的2倍,重瓣百合等新品种价格高达10元。作为供货补充,我们也开始在缅甸发展基地。”公司在距离缅甸仰光60公里的眉谬,已种植30亩百合,今年还将新增100亩。该地区地租每亩仅300~400元,还可向政府申请免费,人工工资每天20~25元,仅云南的25%。同样,在越南北部,部分云南种植者也前往发展百合,种植规模估计已超过1000亩。
编辑:陕西省花卉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