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前土地准备不可现整现栽,至少提前一个月将地整好。标准程序是在7至8月、天气比较炎热时,将地用单铧犁或者旋耕犁深翻30至40厘米晾晒,约20天后再翻一遍晾晒。一是让土壤照晒阳光后增加活力,二是杀死土壤中的部分病虫害。在种植前,每亩施用150至200公斤饼肥或腐熟的厩肥1000至1500公斤、40至50公斤复合肥作为底肥。同时每亩施入10至15公斤的辛硫磷颗粒剂和4至5公斤的多菌灵粉剂作为土壤杀虫杀菌剂。然后调节土地墒情(如果土壤较旱,就适当浇水),耙平,即可种植。在北方,比较干旱或者浇不上水的地方,在种植时使用抗旱保水剂可以明显提高成活率。
种植方法
根据地形不同,种植方法各异。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便于日后最省钱、最快速除草;利于长期产量提高。
平地一般采用以下方式种植。
株行距为30厘米×70厘米(或者25厘米×80厘米),如种植的是两年苗,每穴种植2株;如种植的是3年苗,每穴种植一株。种植后立即平岔,上面封一个5至10厘米的小土丘,这样便于行距中间用一个轮的微耕机除草。
为了有效利用土地,也可株行距为25厘米×40厘米,种植后立即平岔。种植后的第二个完整年(种植后的第22至25个月),隔一行刨一行,移除苗可用于新建油用牡丹园;也可做砧木嫁接观赏牡丹;亦可做药材销售,余下的苗作为油用牡丹继续管理。该种植方式一般覆盖优质防草膜除草(该膜一般可用两年),刨出一行苗子后,再用一个轮的微耕机除草即可。
宽窄行种植方式:宽行距一般为70至80厘米,便于套种和除草作业等;窄行距一般为30厘米;株距一般为30厘米。种植两年苗,种后立即平岔。窄行距间用防草膜覆盖防草,宽行距间用一个轮的微耕机除草。
栽植时,每行苗子尽可能栽直(按照行距、株距尺寸,先用绳子或米尺标出,然后用白石灰洒出种植线或者种植点后再种植),以便于除草管理。栽植前,将根部剪去1至2厘米,露出新茬,便于生新根。然后将生根剂和多菌灵按说明书配制在一起,将牡丹根部浸于其中10至20分钟后种植(芍药整株浸泡于药液中即可)。如果栽植的是两年苗,用铁锨插入地面,别开一个宽度为5至10厘米、深度为20至30厘米的缝隙,在缝隙两端各放入一株小苗,栽植深度以根、茎交接处低于地面2至3厘米为宜。种植过深,地温低,生新根慢,苗子后期生长不旺;种植过浅,平岔后根茎结合部不易萌发出更多新枝,后期不易丰产。种植时,一定要使根系舒展,过长的根予以剪短,以便生出更多的根,栽植坑的大小以根能伸展为宜。然后踩实,使根、土紧密结合,否则冬天不耐冻,而且不易生出新根。
栽植后,在地平面以上一厘米位置将枝条剪去,即对枝条进行平岔,让根茎结合部生出更多的芽,并且第二年萌发形成更多的枝条,易于日后丰产。部分两年苗的枝条较短,可以把顶芽去掉,即可达到平岔效果。越靠近北方,越要平岔,因为平岔后长出的新芽及新枝条更适应北方多风及寒冷的气候。
栽植后按行封成高10至20厘米的土埂,以利于保温、保湿,及促进新芽发育。如果土壤较为干旱,最好浇一次定根水,喷灌、漫灌、滴灌都可。
以下是种植时的一些经验。
种植4个枝条以上的大牡丹时,先根据苗子大小挖好足够大的坑,在坑中央放些土,拢成高起的小土墩,使根分散在土墩四周,即让牡丹坐在土墩上,把根在土墩四周理顺,然后放土,一边放土,一边用粗的木棍捣实,以便让根与土壤充分结合,如果根不能与土壤紧密结合,不易生出新根。然后浇透水(在南方,因为土壤渗水性较差,要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浇,以免烂根;如果雨水或者墒情可以,可不用浇水),浇完水后要再覆盖些土,将裸露的根盖住。
第一次种植牡丹的人,往往种植的较浅,一是认识不够,二是为了省力气。种植过浅会导致生不好根,冬天苗子容易干枯甚至死亡,来年春天不易生出更多分支。
第一次种植牡丹时,往往浇水较少,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导致苗子来年生长不旺、甚至在中午阳光强烈时出现茎叶萎蔫、早晚茎叶又直立起来的状况,多是因为种植前,生产者接受的宣传和教育都是牡丹耐旱、怕涝。但是耐旱是指牡丹种植成活且生长至少一年后才耐旱,因为这时牡丹已经生出足够多的毛细根,而且其肉质根发育得较为粗壮,储存了较多营养和水分。怕涝指的是积水不能超过3天,当天浇的大水,24小时内积水能够消失是没问题的。
在平地大面积种植时,可以采用半机械化或者全机械化方式。半机械化就是用开沟机开好沟,然后人工放苗和埋土;全机械化种植就是用种植机开沟、埋土,一气呵成。
浸泡药物时,应提前准备好大盆或者桶。或者在地头挖土坑,坑里面铺上2至3层塑料布,等苗子到达后,放上生根剂和多菌灵,兑上水,就可以浸泡苗子。对于牡丹可以只浸泡根部(两年苗较小,可以将全株浸泡在药液中);对于芍药,全部放到药液中浸泡即可,时间10至20分钟。药液少了后,再加水,同时加上对应量的药物。
苗子到达前,提前挖好种植坑,以便苗子到达后迅速种下去,减少苗子在外面暴露的时间。根据苗子大小,一般5个枝条以上的牡丹可先按照“长×宽×深”=30厘米×30厘米×30厘米挖坑;5个芽以上的芍药可先按照“长×宽×深”=20厘米×20厘米×20厘米挖坑,等苗子种植时再调整大小。油用牡丹苗较小,可以现种植现挖坑。
根据种植的苗子数量,确定用工总数,将人员分工。分为苗子浸药组(2人一组)、苗子运送组(2人一组)、种植组(2人一组,一人刨坑,一人放苗子);按照每组每天可以种植300棵大苗、1000棵2至3年的小苗计算种植的工人数量。
一般储存在室内的苗子要在8天内种完,储存在室外的苗子要在3天内种完。
南方土壤湿度大、冬季温度高,生根周期长,根的生长量大。种植时,适当起垄并断根种植,这样生出的新根更适合南方土壤,而且起垄和断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根腐病的发生。
北方土壤干旱、冬季温度低,生根周期短,根的生长量小。最好种植3年苗,并不要断根种植。越靠近北方越要平岔,让新生出的枝条适应北方寒冷多风的气候。
除草方式
在种植之前,一定要根据地形、计划采用除草方式,来确定种植的株行距,否则只能靠人工除草。如果人工除草,一天约锄半亩地,一年约锄4遍,按照日工60元一天计算,大约需要480元人工费,南方地区可能花费更多。常用的高效除草方式有以下几种。
机械除草各种类型的微耕机、除草专用锄具等,这就需要在种植之初,根据微耕机的宽度设定好行距,以便微耕机能在行间顺利通过。采用上述机械,一般一个工人一天可锄3至5亩,每年的锄草成本控制在每亩约120元。
防草布用塑料扁丝编制而成,其特性为耐腐蚀,在不同酸碱度的泥土及水中能长久地耐腐蚀;透水透气性好,在扁丝间有空隙,能及时排除地面积水、保持地面清洁;防止杂草,地布可阻止阳光对地面的直接照射(特别是黑色地布),同时利用地布本身坚固的结构阻止杂草穿过,从而保证地布对杂草生长的抑制作用。
防草地膜一般选用黑色优质地膜,质量差的地膜6至10个月后便会破烂,浪费铺设地膜的人工。选择质量较好的优质地膜,一般可以使用18至30个月。透气反光除草膜是一种新型地膜,地膜上的小孔具有透气功能,最主要的是它能有效隔绝杂草生长所需要的阳光,使杂草因缺乏阳光而死亡。反光膜的反光能有效增强光合作用、减少病虫害,铺盖反光膜的地块虫害发生情况明显低于普通地膜和无地膜覆盖的地块。透气反光膜一般可用2至3年。
羊、鹅吃草因为牡丹、芍药的叶子有药材味道,鹅、羊等一般不吃,所以可在牡丹田间散养鹅、羊吃草;同时鹅、羊的粪便增加了肥力;秋天还可将鹅、羊卖掉,获得一份额外收益。
化学药物防治比较安全的杀除2至6个叶片以下的禾本科杂草(尖叶)的除草剂有:圃草肃锄、精喹禾灵、精禾草克、拿捕净、拿合。
比较安全的封闭类药物有封立洁(一次施药封闭3至5个月,加量施药封闭5至8个月);拔绿(根据药物浓度大小封闭3至6个月)。作为封闭类药物,一定要在种子发芽前喷施。在发芽前,喷施是防草,是主动除草,可控制80%;如果发芽后再喷,属于治草,是被动除草,可控制15%。
兼具封闭作用和杀死3至5叶以下禾本科和阔叶小草作用的药物有圃洁,是苗后茎叶触杀型除草剂,既能杀灭已出土的杂草,又兼具良好的土壤封闭作用;禾阔双杀,无内吸传导性,对根系安全。
联合使用的药物有:封立洁+圃草肃锄,封立洁封闭未出土的杂草种子,圃草肃锄杀灭3叶以下的禾本科及阔叶类杂草,一次施药,土壤封闭期可达3至5个月;加量使用,土壤封闭期可达5至8个月,对苗木安全,尤其适用于牡丹田、小苗木田、扦插苗等育苗基地。
需要注意的是,乙草胺、百草枯等烈性除草剂必须确保不喷施到牡丹上才可使用。草甘膦杜绝施用,喷施草甘膦后,当年看不出对牡丹的影响,但其可渗入土壤中,被根系吸收后,第2至3年仍可对牡丹产生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是叶片卷曲、花蕾败育。
一般情况下,内吸性除草剂在傍晚用药效果佳,触杀性除草剂在晴天上午用药效果好。
南方冬季不太寒冷,很多杂草仍能生长,但是属于一年中生长最为弱势的时期,故南方的灭草工作应在11至12月就要开始。
总之,除草应掌握以下原则:锄早、锄小、锄了。锄早就是杂草刚出现时就及时锄掉;锄小就是杂草越小越好锄,不要等草长起来了、长大了再锄;锄了是指一次性锄干净,不要让草籽留到地下。
施肥和病虫害
追肥牡丹以施用磷钾肥为主,施用太多氮肥会导致枝条徒长。牡丹栽植后第一年,因为新根不是太多,老根吸收能力差,一般不追肥。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两次,第一次在春分前后,每亩施用40至50公斤复合肥;第二次在入冬前,每亩施用150至200公斤饼肥、40至50公斤复合肥。因为人工费较高,提倡一次施肥原则,即8至10月施一次肥,可在行间用小耧将复合肥施入,或者在下雨前将复合肥均匀撒到地面,或者将豆饼肥撒到地面,以后除草或者浇水时让其慢慢释放。亦可在牡丹发芽后第20天至开花前喷施叶面肥或400倍的磷酸二氢钾增强叶面营养,每隔7至9天喷肥一次。花后叶子表面蜡质化、吸收能力差,不宜喷施叶面肥。
病虫害防治地上病害主要是叶部疾病,常见的有褐斑病、灰霉病、叶霉病、立枯病,病菌一般在2至4月侵入叶部,5至8月发病,高温高湿是牡丹叶部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叶部疾病以预防为主,真正发病后较难控制。预防药物和措施有:从牡丹发芽到开花后的20天内,用多菌灵500倍液(百菌清600至800倍液、石硫合剂、波尔多液、代森锌液等也可以),同70%甲基托布津600至800倍液一起喷洒叶面和地面,每隔15天左右喷施一次,至少3次,喷施时可加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加强叶片营养,增强抗病能力。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根结线虫和根腐病。
浇水牡丹为肉质根,不耐水湿,应保证排水通畅,避免积水,不宜经常浇水,但特别干旱时仍需适量浇水。特别是种植后的24个月内,苗子抗旱能力较差,要确保干旱时立即浇水;24个月后才真正具备耐旱能力。
清除落叶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及时清扫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如果大面积种植,落叶很难清理,一般任其在田间自然腐烂。
宽窄行种植
编辑:陕西省花卉协会